3月17日至20日期间,澄江街道红十字会与要塞中心幼儿园、应天幼儿园、华都幼儿园携手合作,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三场气道异物梗阻应急救护专题培训。培训通过实施场景化、个性化教学以及组织实操演练等方式,为90余名幼师送上了一份“守护生命指南”,有效提升了校园应急救护能力。
一、场景模拟结合科学讲解,夯实急救知识基础
培训现场,街道红十字会讲师团队以“孩子边吃东西边说话”的视频作为导入,详细剖析了气道异物梗阻的成因及危险信号,如“突然无法发声”“面部青紫”“双手抓喉”等关键识别要点。针对异物梗阻的不同程度,讲师团队系统展示了阶梯式急救方法:对于轻度梗阻,鼓励幼儿自主咳嗽排出异物;若为严重梗阻,则采用背部叩击与腹部冲击交替操作;一旦幼儿失去意识,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每一步操作都辅以真人演示和一对一指导,确保参训教师精准掌握动作要领。
二、个性化教学融入预防理念,构建长效安全体系
“急救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心态。”红十字救护培训讲师着重强调,面对突发状况,保持沉着冷静远比盲目操作更为关键。为此,培训特别设置了压力模拟环节,让教师在“限时抢救”的情境中深切体会到熟练操作对稳定心态的重要意义。此外,讲师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大力弘扬“最好的急救是预防”的理念,推荐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急救绘本以及适合家长阅读的婴幼儿急救百科书籍,倡导家校联合,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从源头上降低风险。急救不只是临场反应,更需要构建一张从校园延伸至家庭的安全防护网络。
未来,街道红十字会将持续深化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更多场景化、个性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为打造平安校园注入强劲动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